信息奥赛选手26人(其中3人国家队,2人省理科状元)

据说,数学集训队10人,物理集训队9人,信息国家队3人的(共22人)为内定,无需参加二次选拔。其他参加二次选拔的同学就要看综合实力了,考察范围应该是数学、物理、英语和梦想吧,毕竟交叉学院重视“计算机+数学”、“计算机+物理”交叉研究,强调英文教学,突出科研梦想。
怎么样进姚班呢?
招生方式:
1.招生计划:“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每年通过奥赛招生、自主招生、校内二次招生、校内转系等学科/专业选拔机制遴选优秀学生。
2.学籍管理:隶属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3.学制与学位: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4.招录情况:对报名加入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培养潜力的测试和评估,择优录取。
科研成果:
目前,姚班学生大三年级的大学期长期出访率已达到100%。截至2017年12月,姚班学生在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有193篇记录在册,姚班学生为论文通讯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有160篇,并有65人次在FOCS、STOC、SODA、NIPS、COLT、CVPR、AAAI等国际顶级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前程似锦:
自2005年开班至今,“姚班”已经送走11届毕业生340人。他们曾经带着青涩的希望来到清华,走进了“姚班”,现在正迈着自信的步伐,活跃在计算机领域的国际舞台。
其中:
64人在姚先生创建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读研,32人在清华其他院系继续深造,1人赴北大光华继续深造;202人赴美国、新加坡、香港和法国等地读研,其中有赴MIT 18人、Princeton 20人、斯坦福大学9人、CMU 22人、耶鲁大学1人、宾夕法尼亚大学3人、哥伦比亚大学9人、UCBerkeley 9人等;41人赴Google、MSRA、IBM、Facebook、网易等著名计算机企业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位毕业生进入学界执教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另有姚班毕业生创办的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小马智行,都已崭露头角,在业界引领此轮全球信息革命创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