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多个省份开始迎接新高考改革,入学的考生将接触新的高考录取评估方式——等级赋分制。
2020年北京高考将实行“6选3”选科模式,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你清楚什么是等级赋分制度吗?今天就来为各位同学和家长分享一下~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赋分制计算和原始分计算有什么区别?
往下看↓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
赋分制: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语数英仍用原始分计算)
采用方法: 卷面分:100分
例如:浙江省2017年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
具体档位对应赋分值如下表: 成绩如何赋分?
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
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方便很多。
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现在有两个考生: 甲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乙为物理、历史、地理。
若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低,而化学难度高。比较卷面分数的话,选化学的甲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证公平。
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原始分,重点在分数!
原来的高考实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终成绩就是多少分。通过对省内考生高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考生所在的排名位次。
它的优点是直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观表明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高低。
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
采用原始分计算,中等学校也能招到好学生,学校之间的差距就能缩小,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公平竞争,但是也可能会发生同一分数的人扎堆,高校录取工作变难的情况。
采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在控制这一变量之后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筛选考生是能体现教育公平的。
但是当考生考生内容不一致(变量不一致)的时候,采用原始分就使考生之间变得没有可比性,失去了筛选的意义。
所以相对于原始分,3+3模式采用赋分制更加科学,公平。
新高一,要面对更多挑战。高一是高中学习的必备基础,而且占高考比重大,需要同学们做好初高衔接的准备。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要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也就是说,除浙江、上海外,其余高考改革地区也将以等级赋分制计算高考成绩。
目前,除了已经全面推行的浙江、上海外,山东省也公布了等级赋分的具体细则。以下为浙江、上海、山东的等级赋分制模式,以供参考。
● 1.浙江 2014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规定选考科目试题为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加试题”考试内容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考试时间为10月和次年4月各一次,成绩两年有效。 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值: 2018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修订《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修改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1月和6月,1月选考与学考同期进行,6月选考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修订办法自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施行。
● 2.上海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规定,上海等级性考试(即选考科目)成绩,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A、B+、B、B-、C+、C、C-、D+、D、E共五等11级,分别约占5%、10%、10%、10%、10%、10%、10%、10%、10%、10%、5%。选考科目满分70分,赋分范围为40-70分,3分一档,成绩两年有效。
上海与浙江不同的是,上海的等级性考试不与合格性考试(即学考)或高考同时进行,而是在5月5日-6日举行,只考一次,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方可报名。
● 3.山东 201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山东的赋分规则与浙江、上海有些不同。假设某考生某科目卷面分为75,该科排名全省13135,全省该科考试人数为20万。则该考生该科目排名位于B+等级,分数区间对应81-90。假设该科目B+等级内考生的分数范围为71-83,则该考生的分数算法为(83-75)/(75-71)=(90-x)/(x-81),计算得到最终赋分为x=84。
各省的高考改革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各类相关文件会陆续公布。
![]()
敢于梦想自己的大学目标 很多同学在高中阶段存在不敢想,把梦想扼杀在摇篮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自暴自弃,从内心就否认了自己。
其实,无论在哪个阶段一定要“敢想”,要有为目标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会想”是指想的合理,有实现的可能,有使用的价值。梦想应该基于现实,科学、合理,还得适合自己。
如何做到“会想”?——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内容:
了解高考政策、高校情况、专业情况,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梦想确定自己的目标高校。
高考途径有几种,并非最近的或大家都走的是适合你的,要科学分析自己的特点,朝着目标,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算“会做”!
确定途径
![]() 高考途径: ![]() 把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
制定小目标实现计划 监督、检查、调整
定期监督、检查自己的小目标实现情况,是否和预定的一致,如果发生偏差或未达到目标应立即调整。 确定“动力源”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免不了会因各种自身或外界的影响导致内心发生矛盾或者泄气,为避免梦想的破灭,一定要找到若干个“动力源”,以帮助自己调整心态,克服困难,勇往前进。
总结: 应对“新高考”的8个字:早定目标,敢想会做。
(责任编辑:《求学》小编) |